1北太平洋的天氣形勢
北太平洋海區(qū)是美西航線橫跨整個大洋的必經之路.也是美東航線取道巴拿馬運河的唯一捷經。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中高緯度海區(qū)的北太平洋冬季是低壓氣團活動異常頻繁的季節(jié),經常引發(fā)長時間大范圍的惡劣天氣和海況,使航行此區(qū)域的船舶,經常遭受災害性天氣的威脅。
北太平洋的惡劣天氣和海況隨季節(jié)不同而變化。在北緯30º~50º之間是一個低壓氣團活動異常頻繁且易暴發(fā)惡劣天氣和海況的區(qū)域,在冬季尤為突出。大風浪對船舶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船體的受損、貨物的損害、班期的延誤、耗油的大幅度增加,更為嚴重的是船舶的安全系數存在著一個下降的過程。為盡可能規(guī)避這一風險和危害,要求我們必須針對這一海區(qū)各季節(jié)出現的天氣和海況有一充分的了解。
由于在此區(qū)域終年有低壓存在,常受阿留申低壓、副高和熱帶低壓的影響,冬季受常規(guī)西風影響一般的風力在6~7級左右。春季在日本近海及其以東洋面形成的低氣壓大多向阿留申群島方向移動;在大洋中部形成的低壓。多數移向東北方向的高緯區(qū)域,在接近阿留申群島時停滯并逐步消亡。夏季形成的低壓比較少并且多數東移。秋季形成的低壓相對就顯得既少又小并且位置一般比較偏北,在35ºN附近的洋面是平靜的。在冬季由于受到西伯利亞冷高的影響,深度低壓氣團從日本以東洋面移向阿留申群島并且繼續(xù)東移,在移動過程中不斷加深和發(fā)展,從而造成了太平洋不太平的季節(jié)。即從季節(jié)分析,在每年的4~10月北太平洋是一個相對比較平靜的季節(jié),但是11月到次年3月的大部分時間是一個氣候惡劣的季節(jié),并且嚴重引發(fā)整個高緯度海區(qū)災害性的海況。
冬季在高緯度區(qū)域會經常受到來自西伯利亞冷高和深度低壓氣團東移的影響,美東航線取道巴拿馬運河的航行船舶,如果在此季節(jié)選擇高緯度大圓航線,一旦遭遇。勢必會陷入一個較長時間且大范圍的惡劣海況之中。船舶所面臨的是船速失速、主機負荷增大、油耗上升、船體結構受損、安全系數下降、班期延誤等不利局面,尤其對于已經預定的過巴拿馬運河時間的延誤,勢必造成班期延誤的連鎖反應。
2根據不同季節(jié)選擇不同航線
服務于美東航線取道巴拿運河的船舶,為保證抵達運河的時間很關鍵的是航路的選擇。以大型集裝箱船ED輪為例,從香港出發(fā)途經日本取道巴拿馬運河赴美國紐約等港,如以43。N為限制緯度走大圓航線至巴拿馬運河的里程約為9250n mile,比一般恒向線航程約少280n mile,按主機72r/min,平均航速18.5kn計算,可節(jié)約15h左右??紤]到北太平洋航線受到季節(jié)氣象條件的影響,在4~10月北太平洋較為平靜的季節(jié),航線選擇以中高緯度的大圓航線為佳,既安全又節(jié)油省時,同時也可以避開北太平洋頻發(fā)的夏季臺風。但11月到次年3月,如果依然采用高緯度的大圓航線。至巴拿馬運河的里程約9237nmile,但是船舶將會遭受冬季不時頻發(fā)的西伯利亞冷高和深度低壓氣團東移的襲擊。使船舶陷入大范圍的惡劣氣象及海況之中。當船舶處于浪高5m以上狀況下,失速是不可避免的,且面臨船體結構的受損,耗油的大幅度上升。
在此冬季如果選擇夏威夷以北的低緯度航線,香港至巴拿馬運河的里程約9530nmile,比高緯度的大圓航線增加了293nmile。按同樣的主機轉速和航速,抵巴拿馬運河所需的時間大圓航線是500h,低緯度航線515h,但考慮到冬季高緯度航行,在風浪合成的影響下,以每小時失速2nmile,遭遇4天的惡劣天氣,將增加航時12h,如果影響擴大所需航時還將增加。與此相比低緯度航線的航法,在航時上雖然多了幾個小時,但重要的是船舶主機運轉平穩(wěn),班期、耗油量可控,同時也避免了船舶在較長時間受惡劣氣象海況的影響而引發(fā)對船體、貨物、主機設備受損的情況。
如果考慮選擇以350N為限制緯度的中緯度小大圓航線,香港至巴拿馬運河的里程約9322 n mile,比高緯度大圓航線增加85n mile,但是與其受到的天氣影響相比較,也是可視情選擇的航線。
綜合上述航路之比較,盡管中高緯度大圓航路的航程比混合航線或恒向線及中低緯度的航程短,但鑒于此區(qū)域冬季頻發(fā)的惡劣天氣及海況而引發(fā)的災害性狀況。在冬季橫跨北太平洋取道巴拿馬運河的船舶,如果選擇中高緯度大圓航線并非是最佳航線,相比之下選擇中低緯度的航法還是有優(yōu)可取。
3選擇抵巴拿馬運河ETA的考慮因素
根據公司經營部門對班期的安排及抵運河時間的要求。需要船長對所選擇的抵運河ETA要有一個前期的充分準備。它包括:縮短在港時間掌握海上主動;按季節(jié)和中長期氣象預報分析,選擇中高緯度大圓航路或小大圓航路或低緯度恒向線航路;加強與氣象導航公司的聯(lián)系,對船舶未來路徑的氣象海況進行準確的評估,考慮推薦航線的氣象條件與實際氣象條件的差異;同時也必須考慮在航行中一些不可預測的主機工況等各種因素,對航行中所消耗的時間要留有余地。比如抵港前的應急演習,抵港時的機動航行,正倒車試驗及在中美洲沿岸航行所遭遇的東北強流造成的船舶失速等,都是必須考慮的眾多因素。
如何選擇一個合理的抵巴拿馬運河的ETA,是美東航線橫越大洋航行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失誤一旦造成過運河時間的延誤,它所造成的損失是整個班期延誤的連鎖反應,這種損失所形成的資源流失是相當嚴重的。為此,為了保證預定抵運河的ETA,在綜合上述諸多因素的基礎上,應至少留有12h的余地為妥.航行中一旦遭遇突發(fā)性惡劣天氣或主機故障所增加的航時,對于確保抵運河的ETA還是有信心的。如果天氣海況正常就更為理想。在確保ETA的情況下,可視情降低主機轉速以取得更為明顯的節(jié)能效果,進一步體現了最佳航路設計是航海工作者的理念和所追求的最終目的。
作者:上海遠洋運輸有限公司 虞伯良 來源:航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