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近幾年來,泉州港發(fā)展迅速,通過炸礁、航道疏浚、拓寬,航道寬度、航道水深及碼頭水深已經(jīng)能夠滿足深吃水的大型船舶乘潮進出港。此文以一次引航員操作為實例,介紹船舶進出泉州港及因左錨故障,運用右錨右舷靠離石湖集裝箱碼頭的操作,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值得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進出港 靠離泊 安全操作
1泉州港概況
泉州港位于臺灣海峽的西岸,福建省的東南部,北距福州港約157nmile,南距廈門港約84nmile,東距臺灣省的基隆港約152nmile。
泉州灣內(nèi)航道蜿蜒、曲折,灣口處的大墜島、小墜島等島礁,將進港航道分成大墜門航道和小墜門航道(見圖1)。大墜門航道水域?qū)掗?,水下地形簡單,航行條件優(yōu)越,但航道水深較淺。小墜門航道水深相對較深,但在小墜門附近礁石較多,經(jīng)過幾年的炸礁、疏浚,主航道寬度為130m,航道水深為12.5m。目前泉州港每年集裝箱吞吐量已超過100萬標準箱。
圖1泉州港概況示意圖
石湖碼頭有五個泊位,碼頭走向095°/275°,碼頭編號從西向東NO.0/1/2/3/4,其中NO.2~4是集裝箱碼頭,一般“QHE”輪靠NO.3泊位,碼頭水深9.0m;NO.4泊位,碼頭水深15.0m,一般靠大型集裝箱船。
2泉州港水文氣象
·潮汐:該港所屬各港均為正規(guī)半日潮港。泉州灣內(nèi)后渚港區(qū)平均高潮間隙12h07min,平均低潮間隙05h43min,大潮升6.3m,小潮升5.1m,平均海面3.6m。
·潮流:泉州灣內(nèi)潮流為往復流,祥芝角附近在高潮前1h和高潮后5h為轉(zhuǎn)流時間。港內(nèi)潮流順深水航道方向流動,七星礁附近洪水期落潮時流速達4kn左右。另外,泉州灣進出口處潮流受季風和海流影響較大,祥芝角東方4nmile處曾測得流速0.8kn、流向為東北的余流。
·波浪:港內(nèi)波浪主要受東北風的影響,平均波高0.7m,最大波高1.2~1.5m。最多風浪向為北東北,最多涌浪向為東南。以風浪為主,且外港大于內(nèi)港。
·風:該港季風特點明顯,每年5~8月多西南風,最大風力6級,9月至翌年4月盛行東北風,風力達7級以上,最大達9級。年平均6級以上大風日數(shù)32天。風向在一天之中的變化隨不同季節(jié)而有差異,1~4月中午以偏東風為主,其余時間以東北風為主,7月中午以前以西南風為主,午后至上半夜以偏南風為主,10月上午以西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5m/s左右,一般外港大于內(nèi)港。4~9月平均風速為3.6m/s,10月至翌年3月平均風速為4.7m/s。受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和臺風影響的時期在6~10月,多集中在7~9月。
·霧:泉州灣內(nèi)年平均有霧日10.6d,多出現(xiàn)在1~5月,以平流霧為主,多發(fā)生在夜間或凌晨,上午9~10時即散。
3泉州港助航標志及航行條件
烏嶼燈樁:位于崇武燈塔西西南方6.3nmile處的烏嶼上、泉州灣的灣口處,黑白橫帶圓柱樁身,有雷達應答器,是船舶進入泉州灣內(nèi)諸港的重要轉(zhuǎn)向目標。
祥芝角燈塔:位于泉州灣口南岸的東角上,東北距烏嶼燈樁4.7nmile,紅白豎條六角形樁身,是東來、南來船舶進入泉州灣內(nèi)諸港的重要轉(zhuǎn)向目標。
馬頭山引導燈樁:分為前后兩標,前標位于烏嶼燈樁西偏南方3.1nmile處大墜島南側(cè)的山腳上,后標位于大墜島南側(cè)的馬頭島上,均為黑白豎條方形樁身,后標光弧范圍297°-027°,其余為遮蔽弧,兩燈一線方位342°27′,是船舶進入大墜門的重要引導目標。
小墜島北礁燈樁:位于馬頭山引導燈樁前標西南方6cab處的北礁上,紅色六角柱形樁身,是船舶在大墜門航行避開其兩側(cè)淺灘的重要指示目標。
小墜島引導燈樁:位于小墜島北礁燈樁南方約2cab處,分為東西兩個小山,設有一組引導燈標,為小墜島引導燈樁。方形石徹白黑白豎條樁身,兩燈一線方位101°13′,為船舶駛出大墜門、小墜門進入七星礁錨地的引導目標。小墜島西側(cè)的小山南邊礁石上設有小墜門南引導燈樁,分為前后兩個,白黑白豎條鐵架樁身,兩燈一線方位307°24′,是船舶從外海駛?cè)胄嬮T的重要引導目標。
小墜島東南方約6cab處有一1.9m的干出礁,西南方3.5cab處是干出0.4m和1m的港性礁。港性礁的西南和東南方分別有以港牛礁、東湖礁為主的險惡地。航行在小墜門的船舶不可偏離燈浮標指示航道。
石湖七星礁燈樁:位于小墜島西方約2n mile的七星礁上,紅色八角形樁身,是避開其附近淺灘和進入石湖錨地的重要指示目標。
大墜門航道:介于大墜島和小墜島之間,長0.7n mile,水深5m以上的航道寬1.2cab,流速2~3.3kn。航門入口處有逐年變淺的淺灘,最小水深3.6m。航門及淺灘上在6級以上東北風時有中至大浪。
小墜門航道:位于小墜島與港性礁之間,引航錨地經(jīng)小墜門航道至石湖碼頭航道長4.5nmile。NO.2燈浮至NO.6燈浮主航道水深經(jīng)疏浚后12.5m,航道寬度為130m,且流急,大潮時流速可達5kn,沒有平潮時間。該航門轉(zhuǎn)向點多,進出港船舶須強制引航。引航錨地小,水深較淺,只有9.0m左右,有時錨泊船較多,對進出港船舶的安全有較大的影響。“QHE”輪吃水較大,為安全起見,一般在錨地的東側(cè)水深較深的區(qū)域錨泊。
4船舶動態(tài)報告規(guī)定
《泉州港船舶動態(tài)報告規(guī)定(試行)》已于2009年7月9月開始施行。泉州灣船舶報告線:大岞山東端燈塔(24°53′08"N,118°58′55"E)與祥芝角燈塔(24°46′22"N,118°46′40"E)兩點的連線。泉州灣水域船舶報告區(qū)域為上述兩點之間的連線與泉州灣內(nèi)自然岸線圍成的灣內(nèi)水域。船舶報告的類型分為抵港報告、開航報告、特殊報告三種方式,應按規(guī)定及時報告。
船舶在報告區(qū)域內(nèi),進行拆修主機、鍋爐、錨機、舵機,或試航、校正羅經(jīng),或熏蒸船艙,或放艇(筏)進行救生演習,或進行其他影響通航安全的作業(yè);船舶發(fā)生或發(fā)現(xiàn)船舶交通事故、污染事故或其他緊急情況;船舶發(fā)現(xiàn)助航標志或?qū)Ш皆O施異常、有礙航行安全的障礙物或漂浮物及其他妨礙航行安全的異常情況;船舶發(fā)生或發(fā)現(xiàn)保安事件或者公司保安員收到船舶保安報警等上述特殊情況,須按《泉州港船舶動態(tài)報告規(guī)定》的相關要求及時通過VHFCH10或其他有效手段(如電話、傳真)向泉州臺報告。
引航員引領船舶時,應承擔船舶報告義務,并向“泉州臺”報告其登、離船的時間、地點和引航員編號。船舶在實施動態(tài)報告時,應注意保持謹慎駕駛,不得影響船舶操縱的安全。為避免危及人命財產(chǎn)或環(huán)境安全,船長和引航員在背離本規(guī)定有關條款時,應立即向主管機關報告。
由于近年來泉州港航道進行疏浚和炸礁作業(yè),每天泉州海事局都有規(guī)定的限制通航時間,港口及船舶代理要向泉州海事局申請進出港通航時間,船舶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進出港。抵離港時用CH12向石湖港調(diào)報告船舶動態(tài),用CH12聯(lián)系確認上下引航員時間。
5“QHE”輪靠離石湖碼頭的安全操作
“QHE”輪長171.0m,船寬28.4m,型深15.6m,載重噸25808t,標箱1318TEU,夏季滿載吃水10.9m;主機功率10600kW,主機DEADSLOWAHEAD/6.5kn;SLOWAHEAD/9.5kn,HALFAHEAD/12.5kn,FULLAHEAD/14.0kn,主機倒車船速不超過4.0kn?!?/SPAN>QHE”輪從事內(nèi)貿(mào)運輸,運營在天津-錦州-營口-廈門-漳州-泉州航線。無論是北上或者是南下經(jīng)常滿載。泉州港石湖集裝箱NO.3泊位碼頭水深受到限制(僅有9.0m),在最低潮時要控制船舶的裝卸速度,防止船底墩底。
泉州港高(低)潮后20min左右轉(zhuǎn)流,高潮前2h流趨緩,高潮后2h流已相當急,不論漲落流都是壓攏碼頭。6月25日至26日南風微風小波,“QHE”輪靠離泊吹開風,進港艏艉吃水為8.1m/9.1m,離港艏艉吃水為8.3m/9.3m。
5.1進港靠泊操作
進港主航道左側(cè)NO.2紅燈浮-NO.3-1紅燈浮-NO.5紅燈浮-NO.6紅燈浮-七星礁紅燈浮-石湖碼頭;主航道右側(cè)東牛礁黑紅黑燈浮-NO.3綠燈浮-NO.4綠燈浮-NO.7綠燈浮。
2009年6月25日2215時,引航員在大墜臨1號燈浮上船進港,由于漲潮進港,抵石湖碼頭必須掉頭右舷靠泊。由于該港僅有一艘大功率拖輪,靠離碼頭一般用一只錨和一艘大功率拖輪協(xié)助。不巧的是本次QHE輪左錨機壞了無法使用,引航員準備采用右舷靠泊用右錨的方法。
引航員引領船舶,船首對準小墜門南引導燈樁,兩燈一線走航向307°,順流進港,用車前進一(SLOW AHEAD/9.5kn),實際航速達11.5kn,流速2kn。2223時,左舷過NO.2紅燈浮,抵NO.3綠燈浮/NO.3-1紅燈浮逐漸轉(zhuǎn)向走航向285°駛向碼頭,轉(zhuǎn)向后微速(DEAD SLOW AHEAD/6.5kn)航行,停車淌航,聯(lián)系好拖輪新港拖1號。2245時,左舷過七星礁旁紅燈浮,控制好抵碼頭邊余速在4kn左右,拖輪在右船首頂推,車、舵配合協(xié)助向左掉頭,等頭掉妥余速為1.5kn,讓拖輪到左船首帶好拖纜頂推,適時用車、舵配合,保持船首向與碼頭40°夾角,調(diào)整好泊位的前后距離。2300時,船首離泊位前端紅旗約100m時令拋下右錨1節(jié)甲板,要求保持錨鏈不吃力,如開始吃力就松錨鏈,因為錨鏈過船底,防止磨壞船底;待船首接近碼頭約20m左右時,要盡快帶上艏纜和艏倒纜,以便于控制住船首。2320時,艏纜和艏倒纜上樁,拖輪到船舯偏后一點位置帶好拖纜慢車頂推,隨時調(diào)整拖輪的車速,使船慢慢接近碼頭時,要盡快帶上艉倒纜。2335時,右舷順利靠妥石湖3號泊位,右錨5節(jié)落水,錨鏈垂直(見圖2)。
圖2“QHE”靠泊石湖碼頭操作示意圖
5.2離泊出港操作
2009年6月26日1240時,引航員上船,漲潮頂流離泊。1300時,船首單綁,拖輪泉港拖6號用船上的纜繩帶妥船首,新港拖1號帶妥船尾。1320時,艏艉纜清,開始絞錨,艏艉拖輪慢慢地向外拖,隨時調(diào)整拖輪的車速,保持平行于碼頭外移。大副報告錨鏈先垂直,然后是船鐘的3點鐘方向、4點鐘方向、5點鐘方向,而且錨鏈不吃力,這說明錨鏈沒有過船底,如果錨鏈是7點鐘方向,就要停絞。1335時,錨離底,解拖輪,加車出港。1337時,右舷過七星礁旁紅燈浮。1400時,右舷過NO.2紅燈浮,引航員下船。
在小墜門航道無論是進港還是出港應盡可能保持在航道中央行駛。泉州港進港一般在高潮前4~2h,掉頭右舷靠泊;若在高潮時進港靠泊不掉頭左舷靠泊。出港一般安排在高潮前后。
5.3進出港口及靠離泊操作注意事項
(1)進出港口按規(guī)定CH10/16頻道向泉州VTS報告本船動態(tài);CH12頻道與石湖港調(diào)保持信息溝通,聯(lián)系確認進出港的通航時間,保證進出港及靠離泊過程中石湖碼頭相鄰泊位上的船舶沒有進行靠離泊操縱,確認擬靠泊泊位保持清爽,確保進出港及靠離泊的安全。用CH12頻道及早與引航員聯(lián)系,控制好抵達引航站的準確時間,因引航錨地小,有時有許多錨泊船,并且潮流較急,不容易控制船位。需及早與疏浚船聯(lián)系,保證在通航時間內(nèi)讓清航道,確保進出航道的安全。
(2)避開急漲、急落時段進出航道和靠離泊操作。進出港口需及早加派大副和木匠瞭頭,備雙錨。
(3)控制船速。進出泉州石湖碼頭為強制引航,由于拖輪少,引航員靠離泊基本上都是使用外舷錨和一艘大功率拖輪進行靠離泊操作。由于引航錨地至石湖碼頭的距離較短,控制船速是關鍵。一般引航員從引航錨地登輪后順流進港用慢車前進,避免使用快車;等到過了NO.3綠燈浮/NO.3-1紅燈浮逐漸轉(zhuǎn)向走航向285°時就要微速前進,停車淌航;抵達泊位前余速不要超過4kn。因為石湖碼頭北側(cè)有錨泊船,碼頭邊原地掉頭的水域比較小,如果余速較快,掉頭時前沖距離較大,離碼頭的距離及相鄰泊位上的船舶太近,太不安全,也不利于控制船位。
(4)把握靠攏角度。通常情況下靠泊掉頭后的余速控制在1.5~2.0kn,適時用車、舵配合,靠攏角度一般在30°~40°??繑n角度不宜過小,因為碼頭邊有壓攏流的回流,容易將船首推向外舷,造成靠泊困難,只有在接近碼頭時將船舶慢慢調(diào)整到與泊位平行。
(5)掌握準確的拋錨點很重要。一般船首離泊位前端紅旗約80~100m時拋下錨1節(jié)甲板,拖錨淌航,等到船舶靠好碼頭后錨鏈長度在4~6節(jié)比較理想。如果錨鏈太短,離碼頭時艏艉有船,由于風流的作用會影響到他船及碼頭的安全。本次右舷靠泊用右錨,先拋右錨1節(jié)甲板,要求保持錨鏈不吃力,如開始吃力就松錨鏈。在拖輪協(xié)助,車、舵配合下引航員的操作是成功的,為以后遇到此類情況提供了實際操作經(jīng)驗。只要船舶的錨設備工況正常,港口的通航環(huán)境、水文氣象條件允許,使用一只錨和一艘拖輪操作是可行的。
作者:上海遠洋運輸有限公司 蔡小馬 來源:航海技術